理順大中銜接 共育拔尖人才 ---六安一中校長受邀參加清華大學全國重點中學校長會暨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論壇
12月7日,清華大學2020年全國重點中學校長會暨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論壇,在北京懷柔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舉行,共同就強基計劃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的銜接培養進行深入探討。六安一中黨委書記、校長李永江受邀參加視頻會議。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教授出席會議并致辭。招生辦公室主任余瀟瀟向中學校長們介紹了2020年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招生情況以及清華大學拔尖人才大中銜接培養試點情況。書院管理中心主任蘇芃,錢學森力學班首席教授鄭泉水院士、錢學森力學班榮譽學位項目負責人徐蘆平,以及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先后圍繞書院育人、拔尖創新人才大中銜接培養實踐以及數學學科人才培養等議題作報告。
楊斌在致辭中首先對中學校長的參加表達誠摯感謝。他表示,清華大學的人才培養事業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地蓬勃發展,離不開中學源源不斷輸送的優質生源,也離不開中學師生對于清華的認可和支持。
丘成桐分享了“關于數學教育的意見”。他從家庭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課程選擇、學習興趣、群體訓練、人格培養等角度,全方位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體會。他認為,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無論是選擇專業還是職業,都應當依從自己內心的興趣。只有對自己專業有興趣、有信心,才能事業有成。“創新的基礎在質疑問題,假如學生對見到的事物,閱讀過的書籍文章都沒有興趣,不愿意去發掘問題,找尋其中真意的話,這些學生不可能有創意的成果。”
他強調,中國必須要有自己創新的能力,在科技文化上要有深度,才能夠與歐美日這些科技大國爭長短。這個問題非從最基本的教育來解決不可。如何創造良好的環境,在中國土地上培養出一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說是當務之急。“發展第一流科學研究,是西方社會花了數百年投資才完成的事業,絕對不能輕視。最近這些年我們確實大有進步,但是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大規模產生引領世界的科學和技術,我們還需要沉著氣去追趕。”
鄭泉水、徐蘆平共同為中學校長作了題為“‘大工科’拔尖創新人才大中銜接培 養的理念、實踐與展望”的報告。
2020年是強基計劃落地實施的第一年,清華大學共招收939名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余瀟瀟通過一系列數字介紹了首批清華強基學子的三大典型特點——覆蓋廣、專業寬、質量優,感謝中學校長在強基元年對清華大學的信任,清華大學定將不負所托,將這些優秀學生培養成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的拔尖領軍人才。
余瀟瀟介紹,清華大學在2019年秋季,清華大學啟動了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中銜接培養試點基地(簡稱“拔尖基地”),一年中共試點建設了拔尖基地20余個,開展了iTsinghua云學堂系列專業認知課程、錢學森力學班暑期學校、教學研討活動等試點活動,成效十分顯著。下一步會逐步推廣。
六安一中緊抓國家政策導向,及時調整育人方式,更好地為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服務。
- 上一篇:六安一中化學組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 下一篇:六安一中關于垃圾分類的倡議書